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杨荣:“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学术品牌打造的六个着力点

作者:来源: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 发布时间:2022-05-14点击数:

作者简介

杨荣,男,彝族,1978年12月生,副研究员,博士,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公司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主持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项目4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修改审定2015版“马工程”教材6部。两本学术专著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云南民族互嵌研究》获国家民委第四届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今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腾冲市和顺古镇考察调研,在艾思奇纪念馆了解艾思奇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宣传、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的事迹时指出:“艾思奇同志是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他倡导的思想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精神,要继续发扬光大。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应紧紧围绕“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题,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工作,将“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持续增强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和引领力。

提升和顺古镇文化品位。以和顺古镇旅游发展为契机,以艾思奇纪念馆为依托,按照“多方联动,综合提升”的思路,打造“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基地”。要组织力量,整合学术资源,深入挖掘和顺古镇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播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将和顺古镇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好,才能涵养“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基地”,才能推动“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品牌的形成。

推进“艾思奇理论大讲坛”传播平台建设。2011年,腾冲市“艾思奇百姓宣讲团”创建,通过近10年的发展,宣讲团走进社区,深入农村,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举办宣讲几千场,听众达几十万之众。宣讲团“实、活、乐”的宣讲方式,广受群众欢迎和好评。在此基础上,要重点建设好“艾思奇理论大讲坛”,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讲坛的层次和水平,扩大讲坛在全国的影响力。一是要汇聚一批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名家,定期开讲,将“艾思奇理论大讲坛”打造成学术交流、理论宣传、热点解析的高端平台。二是要通过讲坛培养一批本土名师“铁嘴”,形成稳定的宣讲团队,向全国讲好云南故事、传播云南声音、树立云南形象。

建好国情调研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目前,和顺镇、艾思奇纪念馆已经成为多所学校的教师国情调研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要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联动,形成完备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机制,让更多的师生成为艾思奇所倡导的思想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精神的学习者、研究者、践行者,成为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专业人才,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薪火相传,大放异彩;让师生走进基层,深入了解国情省情,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持续打造精品力作。一是以文艺为手段,以“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主题,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力作。精心策划,整合资源,以电影电视、舞台剧、歌曲创作、文学创作、漫画创作等方式,打造一批有思想深度、艺术高度,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唱响主旋律,传播新文化,厚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群众基础。二是以研究宣传为导向,推出系列丛书和系列文章。面向全国聘请理论大家名师和优秀青年学者,出版系列研究丛书,奠定学术基础和理论基础;整合党报党刊党网等宣传平台,开设专栏,发表系列文章,扩大社会影响力;组织征文活动,向人民群众征集大量优秀作品。三是用好融媒体平台,推出符合青少年阅读和观看习惯的系列作品,潜移默化引导青年一代。

加强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系统整理“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建立“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资源库,把握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为研究奠定文献基础、学术基础和方法基础,通过研究的深入深化,为新时代运用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和方式,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供多方面的参考支持。

着力培养专业精深的队伍。一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必须通过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持续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专业本领,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上不断展现新风貌、焕发新气象、创造新作为。文化宣传部门要广纳贤才,拓宽人才视野,组建一支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理论思想宣传队伍,在各个领域发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二是培养一支具有精深专业素养的学术研究队伍。整合高校、社科院、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力量,建立“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专家库,定期开展学术交流。遴选培养一批青年研究工作者,不断壮大“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队伍。

原文载《云南日报》,2020年6月17日第7版。

上一条:王新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体系构建

下一条:陈红平:着力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